在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广大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2025年第1期,总第7期生态语言学科研学术论坛于2月27日圆满收官。本次论坛以“隐喻”为核心主题,吸引了学院各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广泛参与其中,围绕“根隐喻”、“概念隐喻”、“语法隐喻”、“创造性隐喻”、“功能系统”以及“概念整合理论”等前沿学术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卓有成效的研讨。
论坛期间,诸如 “概念整合理论能否拓展至生态语言学研究范畴”、“创造性隐喻的内涵界定”、“概念隐喻与创造性隐喻如何辩证互动” 等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师生们各抒己见,思维碰撞,为生态语言学领域的理论探索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不仅为学生搭建起展示学术成果与个人风采的优质平台,更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契机。有力推动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在学院内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为生态语言学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助力学院在学术研究领域迈向新高度。
*****2025年第2期,总第8期论坛即将开启*****
应广大师生需求,现推出2025年第2期,总第8期学术论坛。论坛具体信息如下:
-时间:2025年3月13日周四13:00-15:00
-地点: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办公室(艺术楼F2002)
-内容:本次论坛将继续聚焦“生态隐喻”这一主题,深入探寻其在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共性,以及在多模态话语与生态教育领域的应用拓展,揭示人类生态认知特点,探索传播生态理念的有效策略。
活动剪影:


内蒙古大学生态语言学科研兴趣小组简介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探讨语言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强调语言在环境保护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致力于提高公众对生态问题的认识。该小组成立于2024年1月,最初以文献分享会的形式存在,但随着越来越多有学术热情的同学加入,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广泛的论坛。我们鼓励并欢迎那些学业成绩优异、对科研充满热情的同学参与。
生态语言学的融入,不仅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与责任感,同时,它也为学生打开了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路径,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成立生态语言学科研兴趣小组,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共同探索的研究平台,这不仅促进了学术氛围的培育和提升,也为学校的科研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一起在学术的海洋中探索新知,为知识的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