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术快报(第六期)——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生态语言学科研学术论坛暨本季论坛总结

2024-11-21

在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诸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学生们的踊跃参与之下,第期生态语言学科研学术论坛已然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论坛围绕生态教育这一主题,吸引了来自不同年级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广泛参与其中。在论坛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与积极性,涉及诸多方面,例如语言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概念隐喻、生态话语以及语言的环境等。以下是部分讨论的问题:

问题一:生态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

讨论:生态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均属于交叉学科这一范畴。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它重点聚焦于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以及适应的关系。在这一学科视角下,语言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的变化会促使语言产生相应变化,反之,语言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认知语言学则是致力于研究语言、认知和现实世界三者关系的学科,它深入探讨语言是怎样反映并塑造人类认知结构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我们通过语言来感知、理解和表达世界,而人类的认知模式又会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两个学科都鲜明地呈现出交叉学科的特质,它们都涉及到语言学和其他领域(像生态学、认知科学)的有机融合。而且,二者都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给予了高度关注。在生态语言学中,“豪根模式”着重关注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语言进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类认知的考量,因为语言的多样性和进化与人类对语言的认知和选择密切相关。而“韩礼德模式”侧重于探究语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一作用的理解和阐释与认知语言学中语言对认知结构的影响和反映这一观点相互呼应。由此可见,无论是生态语言学还是认知语言学,都深刻地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简单的沟通工具,更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关键方式,它承载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是人类思维和现实世界之间的重要桥梁。

问题二:语言的环境包括?

讨论:语言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通常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方面。其中包括语言的自然环境,这是语言诞生和发展的原始土壤,比如不同的地域风貌、气候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对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结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生态环境也不容忽视,它涉及到语言在整个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如同生物在生态链中的生存状态一样,各种语言相互竞争、共生、演变。再者是语言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广泛且具有深度内涵的范畴,它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以经济环境为例,在经济繁荣时期,可能会产生大量新的商业词汇和经济概念相关的表达;而在经济转型阶段,语言也会相应地出现一些新的适应经济变化的表述。此外,社会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等也都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塑造着语言的形态。还有语言的认知环境,这与人类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紧密相连。不同的认知习惯和认知水平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述,这种认知环境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内涵和外延。

问题三:什么是语言的二分法?

讨论: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的二分法。在这个理论中,“语言”指的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和系统;而“言语”指的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运用,体现在具体的语词、句子等。索绪尔将这种区分类比为“象棋的抽象规则”和真实的“象棋游戏活动”。这种二分法强调了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系统与个体在实际交流中使用语言的具体实践之间的区别。乔姆斯基在索绪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的二分法。语言能力指的是说话人/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是一种潜含的概念,只有在进行语言行为中才可观察研究,同时语言能力也是稳定长久的。而“语言运用”则类似于“言语”,是具体且非本质的,它是对语言能力在适当场合下的具体使用,是外显的且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同时它也是多变的、瞬息的。

问题四:日常词语中隐喻的运用?

讨论:在日常词语里,隐喻的运用极为广泛。隐喻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机制,它借助一个人们熟悉的概念(即源域)来理解并描述一个相对抽象或者人们不太熟悉的概念(也就是目标域)。以下是日常词语中隐喻运用的实例:

1)有机。“有机”原本是化学领域特有的术语。然而,在日常语言环境中,“有机”这个词常常与“健康”紧密相连。这种关联是基于本体隐喻而产生的,其本质是把抽象的健康概念和具体的有机食品联系起来。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有机食品是更趋近于自然且更健康的选择。这样的隐喻映射出人们对自然和健康之间关系的一般性认知,体现出人们在潜意识里将“有机”所蕴含的化学领域属性延伸到了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上。

2)绿色。“绿色”这个词经常被用于隐喻“环保”或者“生态友好”这一类概念。这种隐喻的形成是源于人们对绿色和自然界、植物以及生长之间的联想。在人们的认知中,绿色象征着健康和无害,这种观念促使“绿色”一词在日常表达中超越了其原本的色彩含义,承载了更丰富的关于环保和生态友好的隐喻意义,生动地展现了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到的色彩来映射抽象环保概念的认知过程。

问题五:论文中需要书写选择语料的理由吗?

讨论:非常有必要。在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选择语料的理由是多维度且至关重要的。当选取语料时,务必要保证语料能够对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予以代表。这表明语料需要精准地反映出研究问题的核心要素,唯有如此,研究结果才能够具备普遍性以及可信度。要知道,语料的有效性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择语料之际,需要慎重考虑其是否可以满足研究对代表属性的需求,以及能否提供充足的信息来支撑研究假设,而这些考量内容都需要在论文中清晰地展现出来。

问题六:语言如何影响环境?

讨论:语言对人类的认知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人类的认知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为意向,这种行为意向进一步推动行为的产生,行为则会对周围环境施加影响。与此同时,环境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人的行为反映出其行为意图,进而体现出其内在的认知,而人类的认知又会借助语言来进行表达。如此一来,便构成了语言与环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连续体,二者在这个动态的系统中循环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活动剪影:

 

科研论坛系列活动

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生态语言学科研兴趣小组所举办的系列论坛已渐近尾声。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本学期里,我们的小组宛如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从最初仅有的4名成员迅速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拥有了21名成员,其中包括19名朝气蓬勃的本科生和2名在学研究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小组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对科研展现出了极为广泛且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积极地投身于实际的科研行动中,尤其是在论文写作这一重要环节。他们以高涨的热情和扎实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本学期,我们围绕功能视角下的生态话语分析、生态形象的构建、生态教育这三个核心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我们旨在通过对生态话语分析功能视角的挖掘,深入剖析语言在生态环境描述、生态问题讨论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认知和影响生态系统;在生态形象构建方面,我们致力于研究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塑造积极、正面的生态形象,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而对于生态教育这一主题,我们希望探索出更有效的语言传播途径和教育方法,使生态知识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传递给每一个人,为培养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主题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生态语言学的理解,也为解决实际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满心期待着新成员的加入,他们将为我们的生态语言学科研兴趣小组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创意。或许会有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参与进来,带来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让我们在跨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中,激发出更绚烂的智慧火花。我们翘首以盼,下学期能够围绕更为精深的生态语言学课题展开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小组的科研成果质量和影响力在新学期中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科研兴趣小组必将在下学期闪耀出更加夺目耀眼的光芒。我们的目的明确且坚定,那就是通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将学生培养成为生态文明时代中,具有敏锐生态感知力、深刻生态理解力、扎实语言运用能力和积极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我们的学生将成为能用专业知识解读生态与语言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者、成为将生态理念通过语言巧妙传递给大众,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成为能够在跨学科交流中融合多元思维,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创新视角的开拓者!

同学们,下一季再见!